close

記得在第一次入手NIKON全幅機身D610以來

第一次接觸到的超廣角鏡頭是SIGMA的15-30mm f3.5-4.5 DG EX鏡頭

雖然有著相當不錯的畫面張力表現以及解像力

時至今日對於這顆鏡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冷門到幾乎沒幾個人認識的名氣

以及稱得上見光死的悲慘抗耀光特性

但這顆鏡頭也奠定了接下來SIGMA陸續推出了各個超廣角變焦以及變焦的強大畫質基礎.....

 

今天要來介紹的是一顆在2000年發售,同樣是一顆讓我覺得抗耀光能力不佳

然後冷門到一個不行的NIKON原廠超廣角鏡頭 : NIKON ED18-35 F3.5-4.5D (IF)

有個銀廣的帥氣名稱,原本在入手前查詢到的就是有點悲劇的邊緣畫質以及弱弱的抗耀光特性

但看到身為一個原廠鏡頭然而在網路上只有少少的幾篇評測心得,滿滿的好奇心不停地說服自己應該要來體驗看看這樣特殊的現象

【抗耀光】

先來說說鏡身上面這個顯眼的ED字樣

原本天真的以為只要有了這個低色散鏡片加持,抗耀光應該是不會差到哪去

現在總算明白他們是完全不相干的兩碼子事,遇到了反差稍微大一點的場景就容易會有過曝甚至光暈影響成像對比的問題

不管是上圖盪鞦韆的陽光反射或者是下圖窗外的光線,都會影響到畫面的呈現,也許這對一般的鏡頭來說也是多少會有些影響

而在室內如果有強度較高的點狀光源,則是會容易變成整個死白無法救回的狀態,

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感覺上明暗落差大概是在3EV左右,以RAW格式降個2EV上下,回去再拉回暗部會是個比較合適的對應方式

【星芒】

DSC_0334

▲18mm F/8.0 ISO320 1/500S

關於這個部份讓我有了很大的疑惑,一開始剛拿到的時候,第一天晚上就興沖沖的帶出去拍攝,結果發現不管光圈怎麼縮,得到的星芒都覆蓋在耀光的死白區內

覺得說再怎麼不堪也不應該是這樣阿

上網搜尋了一下,發現還真的有分成有星芒跟無星芒兩種結果

但可以參考的數據實在太少,實在很難理解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18mm F/11 ISO200 2S

光圈縮到F/11的狀態下可以看出比較明顯的星芒尖刺,實在是想不到有什麼正面的形容(汗)

而這個鏡頭就在對於這個項目不抱著任何期待的心態下繼續使用下去

不過越是身處在絕望的地方往往就越容易發現希望.....

【星芒濾鏡】

不知道為什麼有一天腦袋中突然浮起了這麼一個名稱,一樣上網搜尋了一下,想不到還真的有這樣的東西存在

鏡片表面有網狀的刻紋,利用繞射的原理讓點光源產生星芒,無需特意縮小光圈也能夠得到清楚且尖銳的星芒

但相對的會有一點畫質的損失,尤其是在縮小光圈之後會更加明顯

▲未使用星芒濾鏡

▲掛上星芒濾鏡

使用前後有很明顯的差異,距離越近星芒就越大

DSC_1344

如果光源本身的強度不高,就可以得到相當不錯的效果,建議光圈控制在F/5.6以內,其實都還可以保有不錯的畫質

【對焦速度】

DSC_1327

DSC_1176

值得特別拿出來說嘴的暴力對焦,雖然有點吵雜,但速度跟準度都是一絕

不管是快速移動的物體或者是邊跑邊對焦對它來說都不算是很難達成的考驗

【解像力】

DSC_0415

DSC_0241

DSC_0672

DSC_0358

試著跟強烈的光源和平相處,其實它在中央部位的畫質表現真的是可圈可點

DSC_0382

DSC_0429

DSC_0388

值得慶幸的是18mm端的畫質還算不錯,再加上變形的程度也沒有到誇張的程度,HDR處理完以後還是會有超廣該有的氣勢

 

【後記】

也許當初NIKON的考量在於說推出這顆鏡頭之前已經有了17-35mm f/2.8以及16-35mm VR f/4這兩顆鏡頭

低價版本的這顆超廣角鏡頭是為了做市場區隔才有這樣的對應方式

雖然個人覺得這顆鏡頭的表現有幾個不盡理想的缺點存在

但原廠高速準確的對焦以及中央畫質的優良表現,也算是對得起它目前在於二手市場上的價位了

加上輕巧的鏡身尺寸,如果單純是想要外出拍拍大景,試著去了解它的不足的地方

依然是能夠拍出不錯的照片的

DSC_0389-編輯

DSC_0363

DSC_0262

DSC_0249

DSC_1060-編輯

arrow
arrow

    peekaboo11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