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鏡,是我絕對不會去碰觸的一塊,因為一陷入就是個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爬起的深坑"
上個禮拜一個興頭上跟以前的同學討論到這禁忌的一塊之後
我們分別踢到幾個神祕的箱子......
打開了箱子,裡面裝的是裡頭裝的是一顆傳說中的C/Y Contax 50mm f1.7菜頭
打開了第二個箱子,居然是C/Y->m43的轉接環
真的是有夠巧的耶
就在我打算將他們合體的當下,發現了一件不太妙的事情
回憶一波波的湧回腦海之中
原來我是在日本拍賣網買到這些東西
當時在一陣暈眩之下,加上相信日本人對於誠信以及其務實的態度
看到一個外觀新品級的買場就直接下標了
然而,外觀是新品級沒錯,但內部就......
▲前玉 |
▲後玉 |
前後玉分別有網狀的汙漬以及黴菌菌絲,實際上機後拍起來有點霧霧的感覺.........
上網找了一下相關的資訊,好像都沒有可以參考的資料
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拿著螺絲起子硬著頭皮就開始拆啦
由於是在完全沒有把握的狀態下,其實記錄的照片也是拍的零零碎碎的
因為後來是還算有處理成功,以下的資訊就留給跟我遇到相同問題的人吧!!
一開始先轉下外圍的四個螺絲,取下左邊的光圈控制環,可以看到中間的後玉固定環與本體鎖在一起的狀態
這邊可以直接將後玉固定環旋開取下,然後就可以開始進行清潔的動作
在這邊我遇到了第一個難關,就是其中兩顆螺絲,崩牙了 (゜(゜ω(゜ω ...
一度崩潰想要放棄,就在借助了鑽孔機之後總算是順利解決眼前的困境
【清潔工具】
![]() |
![]() |
這次使用的工具是去漬油跟棉花棒,使用去漬油的原因是因為烷類溶劑不吸水,不用擔心在清潔完組裝起來以後有水分殘留在鏡頭之中造成二次的發霉
(PS : 酒精是個很容易與水混合的溶劑,理論上完全不建議用來做鏡頭&機身內部的清潔)
【清潔】
將鏡片一個個取下後可以分別看到它們的慘狀,這邊要特別提醒一下
取下鏡片之前一定要確實記錄各個鏡片的位置以及凹凸的方向
最好是能夠按照順序排列
不然在裝回時一定會遇到難以言喻的災難....
這次準備了去漬油以及環保去漬油,實際使用下來,兩個都有不錯的效果,
只是去漬油對於比較頑強的髒汙比較有破壞力,但味道聞起來讓人覺得不大舒服就是了
而清潔的部分沒有什麼技巧,只要一直取出棉花棒沾上溶劑,然後對著鏡片直接擦拭就好
擦拭完畢後將鏡片一個個裝回,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找到這邊文章的人應該都會遇到跟我一樣的問題
圖片左二的銅環中間有一個鋼珠跟彈簧,要裝回到左三上方的小空隙之中
我在第一次組裝的時候,實在是不知道該把它們放在哪邊,裝好以後光圈的控制會呈現無段的狀態
雖然這樣也能夠使用,但是就沒辦法確切知道到底轉到哪一個光圈值了
然而就在第二次拆開順手再清潔一次鏡片,想要組裝起來,發現小鋼珠整個消失無蹤
整整找了半天才又自己跑出來,所以在初次拆解的時候務必要將這兩個零件以及螺絲保管好,不然就前功盡棄了...
完成清潔以後看著通透的鏡片,真的會有一種莫名的愉悅與成就感,雖然有點粗魯劃出了幾道小刮痕
但不會影響到拍攝結果的表現,整體畫質也有明顯改善
沒想到踏進這個世界的第一步居然是先習得這樣的技能,這下萬一瞄到便宜的好物件大概又會心癢癢的了
手動定焦鏡的結構真的不複雜
如果你手上也有這樣的鏡頭的話,不仿簡單挑戰一下,拆開來清潔看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