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組團出國啦!!
這一次的目的地是本人朝思暮想已久的雪國 - 北海道
從規劃行程、訂機票、民宿開始,一直呈現著一種很亢奮的期待
期待到一直看著GOOGLE MAP模擬著即將要前往的路線
一直興奮的睡不好、ㄎㄎ地笑著
出發前一天一直專注著手機上面安排好的行程,然後中午吃飯的時候撞上了餐廳的自動門玻璃XDD
看到這邊一定會覺得有怪怪的地方
第二次來到這個地方,第二次看到雪,為什麼還會有這樣期待的心情!?
因為第一次來的時候,是因為五年前到東京出差在成田機場遇上了十年一遇的強風警報
飛機在上空盤旋了三次以後判斷無法順利降落因此轉向北海道涵館機場暫停並添加燃料
稍作停留之後就飛回了成田機場
這是我與北海道的第一次接觸,也是人生中的第一場大雪
但實際與雪的接觸卻已經是五年後的這個時間了
也因為這樣的際遇,這段期間一直心心念念著總有一天要再回到這個地方好好的體驗一下這冬天雪國的風情.....
【裝備清點】
A.【攝影器材】
1. Olympus E-M1 + 14-35mm F2
2. Nikon D810 + Sigma 8-12mm F4.5-5.6 + Tamron 85mm f1.8 VC
一共兩機三鏡,另外還有一隻閃光燈、一條PEAK DESIGN的側背帶
話說自從換了E-M1用過了43鏡以後,怎麼好像m43的鏡頭全都消失了.....
雖然E-M1本身已經是防滴防塵的機種,但考量到如果在換鏡過程中剛好有雪飄進去的話,回來可能就不好處理
於是這次決定帶著14-35mm F2這隻妖鏡出門
雖然ㄧ開始這大到有點不科學的體積跟重量實在有讓我猶豫了一下
因為這次出門還要再背著一隻九公斤重的小孩
雖然一整天下來十四、十五個小時的移動過程中,這雙重的荷重真的壓的我不要不要的
但回來整理照片的時候覺得有帶著它出門真的是太好了
把它當作等效28mm/35mm/50mm/70mm大光圈定焦,實際的畫質表現也完全不在目前常見的幾顆上述焦段的定焦鏡之下
一邊背小孩一邊幫人拍照成了我這次旅行一個人生中的新指標,可以用來嘴砲很久了.......
雖然還有帶著另一台D810+TAMRON 85mm F1.8 VC鏡頭
幾天下來還是這個組合的出動率是最高的
B. 【禦寒配件】
出發前一天把鞋子/帽子/手套/包包等用防水噴霧噴過一次
都噴完以後才想到說忘了留下對照組來比對看看是不是真的有明顯差異
但五天的行程下來,完全沒有因為融雪而讓水分滲入帽子鞋子等處而感到冰冷
有要前像這類可能會下大雪的地方還是建議處理一下會比較好喔
C.【電力裝置】
江湖傳說鋰電池在寒地中會有縮缸,電力嚴重損耗的問題
自從我上次在京都平等院耍蠢陷入無電可用的窘境之後,為了不再重蹈覆轍
不管是E-M1、D810還是閃燈,我都分別多準備了兩顆/組電池備用
而手機的部分則是使用上圖那樣的行動電源背蓋
整趟行程下來發現,是不是零下負2-3度跟真正的極地氣候還有一段滿遠的差距
或者是日本到處都有暖房的關係,相機還是手機在使用上並沒有發現到有甚麼異常的狀況發生
而裝上電池背蓋的手機一整天使用下來也沒有需要再做充電得動作
算個是個滿不錯的配件
清點完護照、機票號碼、與民宿房東再做一次確認,接下來就準備出發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