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焦鏡的畫質,變焦鏡的方便,一直是身為一個攝影人在做選擇前感到困擾的
即便有了各個焦段的定焦,難免在重要時刻出現望遠或者廣角端的需求
或者帶了好幾個定焦鏡,卻總是在你想按下快門的時候,機身上掛著不是你想用的焦段鏡頭
又或者拿著變焦鏡,確因為光圈太小,錯過了需要高速快門記錄下來的一瞬間
"既然這樣那就摻在一起做成超大光圈變焦鏡不就好啦!!"
在接觸43鏡系統之前
我曾經這麼天真的幻想過.....
先來簡單做個比較
m43系統當中的標變KIT鏡14-42mm F3.5-5.6的濾鏡尺寸為46mm,重量約110g
恆定光圈F2.8的12-35mm濾鏡尺寸為58mm,重量則來到305g
雖然還必需考量到用料以及防手震的差異,但整體來說不管是重量還是體積至少都是兩倍以上的增長
更不用說PANA的12-35mm已經算是比起OLYMPUS的12-40mm來得輕巧許多了
這樣的結果是與m43輕量化發展的初衷是有相牴觸到的
儘管這個F2.8的光圈在m43機身來說說不上是個好用的光圈級數
但再放大下去就只會是個更難以便攜的巨大怪獸
我想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F2.8以上的超大光圈的標變新鏡是不會出現在m43這樣的系統上面的
但在過去的43系統中
因為不用受限於器材尺寸的考量
曾經出現過這麼一個在Olympus全盛時期的狀態下,集結所有技術力所開發出來,極度霸氣,違反常理的恆定標變之王,用來作為對抗APS-C甚至FF片幅的強力武器,
解像力、發色、焦外散景、抗色散、邊角畫質,無可挑剔的表現至今還沒有出現過能與之抗衡的同類型恆定標變
這篇就不以常見的特性表做介紹,直接用看圖說故事的方式,慢慢品味它的特別之處吧!
#1 從前從前有個小女孩,撿到了一個沉重的盒子
#2 打開一看,發現了一個龐然大物,一個迷樣的變焦鏡頭
#3 m43中的大個子12-40mm F2.8 PRO,在它旁邊就像個小孩子一般
#4 裝上機身,可以感受到不亞於全幅系統的霸氣!
#5 14mm廣角端,F2.0光圈全開就有著驚人的解像力
#6 35mm F2望遠端的大光圈壓縮景深表現也很到位
#7 簡簡單單的日常風景照,在廣角端表現出來的是穩健紮實的畫面,沒有在四邊看到明顯的畫質衰退
#8 傍晚的微弱燈光下仍然能夠捕捉許多輪廓與細節
#9 帶著它前往北海道旅行,窗外雲層的盡頭是一片爆藍的天空
#10 來到北海道第一件事情當然是大啖鱈場蟹!!
#11 未被積雪覆蓋的腳踏車反而成了注目的焦點
#12 天然的反光板舖席在地上,可以拍出別有風味的街景
#13 每每來到日本,最喜歡拍的主題之一就是別具特色的交通運輸工具
#14 獨特的店家裝潢,一眼就能感覺到"這裡是日本"的氛圍
#15 濃厚的雪國風情
#16 來到北海道的第一道陽光,微弱的穿過雲層,卻是特別的溫暖
#17 夕陽斜照著慢慢飄動的粉雪,感謝老天爺賞我一張這麼動人的風景
#18 越過滿滿的人潮,拍出常識之外的等效58mm中長焦函館山百萬夜景,五軸防手震發威下撐了0.4秒
#19 函館山下的金森倉庫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不知道該稱作是優點還是缺點,但個人超愛這樣的味道,只要讓光斑出現,就可以營造出讓人感到相當舒服的通透感
#21 不用刻意去營造,它的對焦速度足夠讓我捕捉到很多不經意下散發的溫度
#22 廣角視點下的大光圈,呈現出不同於超廣角視點下的張力表現
#23 微光下的靜謐氛圍讓人感到時光倒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