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望遠鏡頭開箱文又難產了.....,
這次的主題是SIGMA出在M43&SONY APS-C E環上的這個30mm f1.4大光圈定焦鏡
這是一個讓我在陷入43鏡群的無底洞之中還能感到有相當興趣的鏡頭,也是我在換了E-M1以後的第一顆M43鏡頭
因為裝在m43機身上等效焦段會變成60mm,是個值得推薦給m43用戶在考慮人像鏡時的好選項喔!!
首先來談談這次SIGMA給這個鏡頭的所下的定位 : C(Contemporary) 輕巧實用
就字面上來看應該就是個在同級競品中畫質尚可,注重便攜的入門產品,但在實際使用過後發現
它根本就是個可以把俗稱小奶的LEICA DG 25mm f1.4這個經典銘鏡踩在腳下的怪獸阿!!
SIGMA Contemporary 30mm F1.4 DC DN |
LEICA DG 25mm f1.4 |
▲在MTF部分,雖然小奶鏡已經有相當出色的表現,但是SIGMA 30mm這邊不管在中心還是邊緣卻又是有更加驚人的測試結果
▲相較於其它m43相近價位的幾個產品,它的鏡身直徑以及長度可以說是最龐大的,相對的也獲得了相當優秀的光學特性
▲前玉鍍膜微微帶著綠色光澤,MADE IN JAPAN的字樣加上陽極處理後的金屬鏡身,整體質感滿符合Contemporary現代感這樣的定位
一樣先來談談畫質的部分吧
【解像力&散景過渡】
個人覺得身為一個大光圈的定焦鏡,最能展現出其價值的地方就在於光圈全開or微縮時合焦範圍的銳利度以及焦外散景的過渡是否柔順
▲ f/1.4 1/3200S ISO200
▲ f/1.4 1/4000S ISO200
▲ f/1.8 1/100S ISO100
▲ f/1.8 1/30S ISO320
F1.4 F1.8即是可用的光圈,對於主題的凸顯相當實用,九片光圈葉片營造出柔順不雜亂的散景過渡
▲ f/2.0 1/200S ISO200
▲ f/2.0 1/800S ISO800
▲ f/2.0 1/3200S ISO200
F2.0在畫質與散景間有著不錯平衡
▲ f/2.5 1/100S ISO200
▲ f/2.8 1/80S ISO250
▲ f/4 1/640S ISO200
▲ f/4 1/2500S ISO200
來到F2.5-F4這個區間可以得到這顆鏡頭最佳狀態的優異解像力,視現場環境以及需要的景深來做調整即可
【高光處紫邊】
▲f/1.4 1/200S ISO250
▲f/1.8 1/125S ISO250
在開放光圈下有些許浮現,光圈縮到F1.8就可以看到幾乎是可以忽略的狀態
【彗星像差】
▲看不到明顯的亮點變型,既便是開放光圈(上圖),在邊緣的亮點中沒有看到明顯的變化
【抗耀光·星芒】
▲光圈收至F16可以得到收斂較佳,不開岔的星芒,在F8的時候,只要稍微與光源拉開距離也能夠有不錯的狀態
▲f/1.4 1/60S ISO800
▲f/2.8 1/15S ISO800
抗耀光這邊則是有個比較奇怪的現象,f1.4的時候覺得還算堪用,本來想說縮光圈後會再有改善,但以f2.8的參數來拍時卻是覺得反而比較糟糕
由下方車身的反光可以看出縮完光圈以後紫邊的問題也是有獲得改善,卻是演變成必須從中取捨的尷尬狀態,也許F2.0會是個適合手持夜拍的選項
到這邊先回到這次設定的另一個主題 【無拘無束】
我想有在DSLR上面使用過SIGMA鏡頭的人都知道
他們近幾年所推出的鏡頭,出色的光學素質在成像的表現上可都完全不遜於各家原廠所推出的鏡頭
成為了近年來高畫質+高CP值的指標性品牌
雖然擁有反應相當快速的對焦系統,但因移焦所產生的準度問題卻是成為了讓它無法大展身手的緊箍咒
想要追求高準度,就得開啟DSLR不大靈光的LV(螢幕及時預覽)功能來拍攝
緩慢的合焦速度也會讓人容易錯過很多原本想要記錄的場景
而這個問題在無反系統中獲得了解套,甚至可以用解放來形容
快速、毫不猶疑的準確,在使用過程中幾乎沒有遇到拉風箱過,不管是在O家還是P家機身上也都沒有假合焦的問題
沒拍好大多只是人的遲疑跟快門不足的情況而已
相較於小奶鏡 Leica DG 25mm 的快速但飄移,Sigma的對焦給我比較可靠的穩健感(咦?)......僅限無反系統
▲即按即拍
▲追焦這樣的題材對它來說算是小菜一疊,只是距離要拉滿遠的就是了
▲記得拍下這兩張照片的時候只是因為看到鴿群飛過,隨性的舉起相機抓拍而已
【結語】
就我個人的使用體驗,硬是要雞蛋裡挑骨頭出來的話 :
少了點LEICA那樣的自然艷麗的發色
解像度來說OLYMPUS ZD 50mm F2.0這個怪物感覺上稍微有些優勢
沒有大奶鏡那般在開放光圈下的驚人畫質
加上稍稍弱了一些的抗耀光特性
這是我目前能夠感受到還不完美的地方
但是,以綜合體驗來說它會是我在20~45mm這個焦段區間的定焦首選
尤其推薦給想拍人像卻擔心42.5mm或者45mm不好上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