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得第一次接觸到的單眼相機是同學的PANASONIC GF2

當時對於這台相機用14mm f/2.5定焦鏡拍出來的迷人散景感到相當的震撼

最感到訝異的是原來單眼相機可以做到這麼的輕便

大概一年之後入手的人生中的第一台二手單眼,就也是GF2,正式開啟了外出相機不離身的拍照生涯

接下來不停的升級手上的裝備,獲得越來越好的機身性能,讓拍出滿意的照片變成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DSC_3088

記得第一次接觸到的43鏡是松萊的25mm f1.4,俗稱大奶鏡

那時候還不知道m43這個系統中m的定義,興沖沖的升級GX7然後把鏡頭買進來以後才發現居然裝不上去

上網爬文以後才知道自己鬧了一個笑話,乖乖的購入轉接環使用,當時對於呈現出來的畫質感動完全不遜於第一次看到GF2+14mm f2.5照片的時候

原來m43的m是代表著體積精簡後的無反光鏡43系統

在那個攝影設備單價還高居不下的時代,曾經有著這麼一批素質出色鏡頭群組,各自擁有著其獨特的魅力與精準定位

卻因為當時電子性能的不足而埋沒在時代潮流的演進當中

 

入手O家的E-M1以後,深深體會到過往4/3系統鏡頭群的真正實力

加上高CP值的二手價格,即便本身已經算是相當有份量

再接上轉接環後的體積重量其實已經違背了當初m43系統開發時的初衷

但也在不知不覺之中清空了手上的m43鏡頭,只留下43鏡

 

上個月初在一次的二手品交易的因緣際會下,得到了這台PANASONIC L10相機

一瞬間濃濃的好奇心從心中滿溢了出來,不知道使用原生的43系統相機接上手中的43鏡會有怎樣的拍照體驗

接上了鏡頭出門試拍了,在第一次按下快門檢視照片的時候,整個大為震驚!!

原來ISO400可以拍出這麼糟糕的照片= =

下意識的按下了刪除的按鈕,提醒自己說這應該是螢幕只有20萬畫素的關係

沒有辦法呈現出原本該有的畫質水準,一邊壓抑著想刪除的念頭,一邊拍攝後續的照片

回家後將資料上傳電腦再重新檢視一次.......

白平衡.....失敗 / 側光....失敗 / 暗部對焦.....失敗 / 對焦速度.....失敗

最重要的是目前對於像素密度對於高ISO畫質影響的認知

更是失敗中的失敗,超過ISO200的噪訊以現在的標準來說真的是慘不忍睹= =

 

但畢竟也是台2007年的機種,有這樣的電子性能來說其實也不算是有多大的意外了

雖然OLYMPUS旗艦級的E-3 E-5的拍攝成像放到現今還是能有讓人感到出色的表現,但這都是當時一般人無法負擔的天價機種

也大概明白了這一系列讓我覺得驚豔連連的43鏡,當初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壓抑著自身性能來記錄著一張張的照片

對比OLYMPUS在高低階機種上的佈局,大致上能夠體會到當時PANASONIC在單眼甚至是43系統中的無力感

轉而將心力投放在取消反光鏡的m43系統、在這台L10上市後的一年推出了尺寸大為縮水了G1

接著是後來更為輕便、更為經典的GF1

G2世代的觸控螢幕、G3世代的對焦速度演進,到了GX7的-4EV暗部對焦以及持續累積下來的鏡頭群

EVIL系統一路發展為一個讓其他大廠無法輕視的龐大架構

原先的盟友OLYMPUS也好、SONY也好、FUJIFILM也好

這些年累積下來的軟硬體資源在2017年已經著實撼動了原本我們所認知的DSLR版圖

 

做為一個過往機種的開箱文,這次就不在機身上面多做著墨

單單就裝上鏡頭,試著與機身的不完美妥協,學著設定白平衡,學著搜尋光線的來源

慢慢地感受一下當時前輩們拍照的心情

 

【攝影】開箱文 @ PANASONIC DMC-L10(下) - M43時代下的43系統回顧

arrow
arrow

    peekaboo11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