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介紹的鏡頭,雖然在m43用戶中都相當熟悉了,而且原本也覺得沒甚麼可以特別拿出來討論的議題
曾經入手過一段時間,也沒有刻意地想要整理一篇相關的文章出來
如同標題所提到的,它最特別的地方應該是在於它是所有m43&43系統中,最輕便的一顆人像焦段定焦
相對於4/3時期豪邁風格,剛進入m43時期的OLYMPUS的轉性有一種讓人覺得摸不著頭緒的感覺
一間滿手高階造鏡技能的公司,居然為了追求鏡身的輕巧而犧牲了畫質表現
對手在相近焦段下總是能創造出更好更有話題性的產品出來
少了防手震,這樣的焦段在P家沒有IBIS的機身上成為一個明顯的致命傷
4/3系統時期的優等生50mm F2,高放大倍率以外,驚人的解像力還有艷麗的發色,在它身上似乎八竿子打不著邊...
要說我對它產生好感的第一印象,應該就是不錯的耀光以及光斑抗性
▲在與強烈光源對抗下,拍攝主體沒有變得死白,依然能夠呈現對比鮮明的顏色層次
▲在偏斜的光源照射下,除了耀光問題以外,經常會登場的光斑也未見蹤跡
▲F2.5 1/160S ISO400
雖然散景的表現弱了一點,但要拍出清晰銳利主體的本事還是有的
▲F4 1/15S ISO800
▲F2.2 1/10S ISO500
等效焦段來到90mm,在只有OLYMPUS機種才有IBIS的年代,這樣的設計讓它失去的大半的市場
對應現在大多數的中高階機種,要讓它在1/15的速度下穩定拍攝應該不算是難事
▲F2.8 1/60S ISO640
▲F2.8 1/160S ISO640
我想當初在設計這顆鏡頭焦段的時候,應該是有考量到m43片幅感光元件較小,讓其在營造前後散景壓縮感的同時,還能夠縮點光圈來讓主題能夠更完整呈現
▲F2.8 1/80S ISO500
對焦節奏算是精準明快,適合用來搶拍小孩子動作間的一刻
【後記】
其實寫這篇的目的也不是為了來講這些覺得不夠好的地方,這顆鏡頭現在在市面上的二手品流通數量還算相當可觀
代表著這個商品的特性上還是有許多可取之處
尤其是這幾年空拍機的應用劇增,小巧輕便的特色更是讓它成為這個焦段區間的首選
單單以畫質來看,它所呈現出來的畫質老實說並不出色
不過搜尋了一下日本亞馬遜的評價
它獲得的正面評價可是遠遠超過其它相近焦段的競品
將體積重量方面的輕巧或者是人讓覺得負擔不大的親民價格等條件併入考量
更容易帶得出門,也許就更能夠在使用時間增加後能夠有個多適合它調性的作品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