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突然發現
我的文章標題下得實在是越來越中二了.......
沒辦法,本來想說沒什麼人會看,自己開心就好
一直到最近遇到另外一位攝影同好
拿著之前寫O家11-22mm那篇文章給我看
突然不好意思承認我就是那個作者本人.......
不過為了這顆讓我驚豔連連的冷門 LEICA 4/3鏡,就讓我再中二一次吧......
LEICA D VARIO-ELMAR 14-150mm ASPH. XSM. MEGA O.I.S.
首先,先來解釋這落落長的名稱分別代表的意義
"LEICA"應該就不用講了吧XD
"D"對應在4/3片幅的代號
" VARIO-ELMAR" VARIO-變焦鏡 ELMAR-中低階定位
"ASPH"採用非球面鏡片,用以消除彗星像差與耀光,儘量矯正像面彎曲、歪曲像差
"XSM"Extra Silent Motor 高速對焦系統
【外觀】
對照組為原本個頭就滿粗壯的大奶鏡
在14-150mm旁邊完全失去了原本的霸氣
高度與直徑都有滿明顯的差異,
在第一次外出拍照回去檢視的時候,深深的覺得這樣的體積不單單只是用來虛張聲勢而已
那為什麼會把它與25mm F1.4這顆魔性之眼(大奶鏡)的稱號扯在一塊
主要是因為它有另外一個叫做"天涯奶"的頭銜,同樣身為奶字輩的一員
拍出來的散景過渡當然就不是馬馬虎虎的了
【散景】
【解像力、邊角畫質】
之前在寫m4/3的14-140mm二代鏡的時候有提到85mm之後的焦段感覺上只有拉近構圖的功能
而這顆14-150mm最讓我覺得特別的地方是拉到了85mm以上的望遠端也能有相當不錯的表現
雖然本人對於AB TEST實在沒有興趣,而且真的是有夠麻煩,但為了這明顯到連我都能很快查覺到差異的畫質表現,
尤其是150mm都還保有的銳度,已經顛覆我對以往使用過的高倍率旅遊鏡的認知,所以就來對照看看吧
這邊先就這部分來做個簡單的比較,為了保持相同的構圖畫面以及裝上轉接環以後的影響,實際上使用的焦段有些微的差距
A. 14-140mm II 140mm f/5.6 ISO640 1/640S
B. 14-150mm 133mm f/5.6 ISO640 1/640S
光是這樣直接看可能看不出個端倪,接下來就從原圖找出幾個點來做100%材切的比較
A01 14-140ii
B01 14-150mm
A02 14-140ii
B02 14-150mm
A03 14-140ii
B03 14-150mm
1/640秒我想已經是個不會被手震因素影響的條件,各拍了三張,結果大都是相同
從上面的比較圖可以看出這兩顆鏡頭解像力上的差異
【星芒】
個人覺得還算OK,F9開始就有不錯的狀態,到F14則是有比較札實的尖尾,考量到撓射影響畫質,建議縮到F9或F11就可以
▲F9
▲F11
▲F14
【後記】
感覺上也是個埋沒在4/3跟m4/3交接時期,著重於輕量便攜需求下的好鏡,
加上初期m4/3無法發揮原有的解像以及對焦能力,實在也找不太到關於它比較詳細的開箱測試報告
如果能夠改成m4/3接口,搭配上目前新出的強大機身我想應該是會很有賣點的
至於為什麼這次要特別解釋這麼一長串的名稱意義呢,主要是為了"ELMAR"這個中低階定位的名詞
原本剛開始有打算要補完4/3鏡群網誌這樣念頭的時候,想要購入的是另一個LEICA 14-50mm F2.8-3.5
不過看到網路上有不少變焦環災情的時候便開始猶豫了起來
於是把目光轉移到這顆鏡頭上面
但高貴的訂價相對於ELMAR這樣的定位,會不會在表現上比起掛有POWER O.I.S. 14-140mm二代來得不堪
相關的開箱文真的少之又少
實在讓我猶豫了好一陣子才出手.......
而在實際使用一段時間後,也漸漸讓我放下心中的一顆大石頭
以4/3(m4/3)片幅目前相近焦段的鏡頭來說,
不論是焦外散景或者是長焦段解像度的表現,則是遠遠超出我對於所謂旅遊鏡的認知.....
至少剛打開外盒取出鏡頭時,就能夠知道他不是個省油的燈了
2018.03.02(ON PANASONIC DMC-L10)
掛在十多年前且非高階的43機身上,不管廣角或者望遠端都還有相當出色的表現,不遜於大奶鏡的柔和散景更是讓照片的素質提升一個檔次
一般應用下的對焦速度雖然說不上很快,但也不會感到有不好用、拉風箱等問題,望遠端的精準度倒比較讓我感到滿意外
對著飛鳥拍了六張,都能夠在精準合焦時按下快門,拍下不錯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