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前的標準來看,如果在m43系統上面習慣變焦鏡的使用者來說
升級的最終選項一定就是PANASONIC的12-35mm F2.8
以及OLYMPUS的12-40mm F2.8這兩隻恆定光圈鏡頭中的其中一隻
不過高貴的單價總是讓人在購入之前經過好一番掙扎才能做下決定,更不用提最近萊卡推出的12-60mm跟8-18mm這兩款新鏡
這次要來回顧的,是一個在長年在4/3系統中穩坐高CP值寶座的好鏡頭喔 :
OLYMPUS ZUIKO DIGITAL 14-54mm F2.8-3.5
這顆鏡頭有一代跟二代兩個版本,相信許多接觸過4/3系統的攝影人對於一代一定不陌生
28-108mm的等效焦段搭配上F2.8-3.5的光圈,
相較於目前m43系統KIT鏡常見的F3.5-5.6光圈規格,
不用再多準備一個大光圈定焦
從早到晚,室內到室外都還是很實用的
加上扎實穩健的成像與不錯的邊緣畫質表現,
即便是現在拿出來使用也能有相當不錯的拍攝體驗
而它的二代鏡,也就是這次的主角
一樣是個在4/3&m4/3交接時期的遺珠之一,感覺上相關的討論以及作品沒有很多
但身為一個這樣定位的繼承者,雖然帳面上的規格看起來差異不大
其實在銳利度、散景、對焦速度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進化
沒有特定要介紹的主題,就以照片的回顧看圖說故事吧 :
#1 二代改用圓形光圈葉片,帶來層次更分明的散景表現
#2 平實記錄下花紋的細節,雖然後製可以拉得鮮艷一些,但滿喜歡這樣的色階表現就保持原狀直接出圖了
#3 星芒的表現只能說中規中矩,光圈要縮到F16以上才能有尖芒出現,說不上好但也不算太差
#4 相較於m4/3 KIT鏡,F2.8-3.5的大光圈在室內算是相當實用的
▲ 14mm F2.8 1/60S ISO400
▲ 54mm F3.5 1/60S ISO800
#5 最難得的是各焦段的開放光圈畫質仍然有相當銳利的畫質表現
▲ 14mm F2.8 ISO200
▲ 38mm F3.1 ISO500
▲ 50mm F3.5 ISO200
#6 0.22X(等效0.44X)的放大倍率拍點小花小草還算夠力
#7 雖然沒有之前11-22mm&50mm那樣的鮮豔色澤,但它拍出來的藍天綠葉跟白雲真的看了就覺得舒服
#8 加強後的對焦系統,不會錯過許多驚喜的瞬間,即便接在一般m43機身上也都還有不錯的對焦速度
【後記】
回到主題,為什麼會想把它定位為"恆定光圈之外的最高CP值選項"
雖然畫質沒有好過11-22mm或者12-60mm,但它的焦段、光圈以及鏡身大小能夠給使用者更友善的拍攝體驗
雖然對焦速度也沒12-60mm在相位對焦時的暴力,但它與大奶鏡一樣在一般m43機身上都還有不錯用的速度
沒有O家正統鮮艷濃郁的發色,但卻有一種穩健厚實的色調
整體來說是個沒有一個特別突出性能,不過在各方面的表現都四平八穩的鏡頭
以目前一二代不大的二手價差來看,真心覺得如果還在為了O家跟P家恆定光圈的價位猶豫中的話
選擇它絕對是不會後悔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