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拍照的資歷其實不高,剛接觸到NIKON的相機開始,就是入門的FF機種D600
當時中階的APSC機種也已經來到了D7100
然而經常許多的討論串中聽聞這台D90是在D750橫空出世之前,身掛著戰神頭銜的經典機種
因為在帳面上的性能已當時的主力機種D7100已經有著不小的落差
所以對於它也都是抱持著興緻缺缺的狀態
會有這篇開箱文是在一次收購老鏡頭的過程中遇上了它,想說是難得的機會,那就一起買進來體驗看看吧~
老實說要不是有過PANASONIC L10印象深刻體驗過程
在裝上鏡頭外出按下第一張照片後預覽,真的有想要把它收回防潮箱的念頭
失控的白平衡讓我在螢幕中看到相當多樣的色澤演藝
1200萬畫素APSC的感光元件在稍微高的ISO參數中暗處噪點就已經雜亂不堪
▲迅捷可靠的對焦速度跟準度到現在仍然是能夠對應許多拍攝場景
【SIGMA 18-35mm ART F1.8】
使用APSC系統最強的SIGMA 18-35mm來拍攝,雖然有不錯的拍攝成像,因為畫素太低沒有太多裁切的空間,感覺上完全無法發揮出原本該有的優勢
【TAMRON SP 85mm F1.8】
掛上這隻FF鏡拍出來的照片大部分都相當滿意,白天有著相當細膩的細節表現,晚上搭配防手震機能也能夠壓低ISO值拍攝出不錯的成像品質
【TAMRON SP 70-200mm F1.8】
對比SP85mm的強大畫質,這隻70-200mm的表現倒是讓我覺得有點難以理解,在反應上似乎慢了半拍,這在望遠焦段的鏡頭算是個致命傷
【NIKON 24-85mm F2.8-4D】
搭載原廠鏡頭在構通上似乎就沒有太多的隔閡,對焦節奏明快精準,各方面的表現也都有一定的水準
【TAMRON A16 17-50mm F2.8】
這隻無意間收到的半故障品鏡頭,意外的跟這台D90有著相當不錯的搭配性,
其實只要有足夠的光圈可以使用,不至於讓ISO值過分拉高且盡量不要裁切所拍出來的照片都還是有一定水準的
【後記】
跟之前的PANASONIC L10一樣,用現在的標準來觀看這些好幾個世代之前的機種的話是無法感受出它們當時的獨特之處
不過兩篇對比起來比較讓我感到驚訝的是43鏡群的超高素質,既使是片幅大小有差
說不上高階機種的L10裝上以後仍然能夠拍出許多高於D90加上現代鏡的好照片
難怪當年OLYMPUS敢以這樣的戰力挑戰眾APSC陣營
對焦節奏明快,操作介面容易上手,清爽的快門聲音,強固的機身結構能夠放心在各種環境中使用
是讓人能夠帶著它上山下海征戰各地的好理由
它雖然在現在已經功成身退,一代戰神的精神還是會藉由其它後繼機種傳承下去
希望NIKON接下來還是能夠推出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機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