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這個充斥在現代社會中的一個抽象名詞,很難給它一個明確的定義
要從氣質上來定義,也許從服裝外觀、從談吐氣質
但我想如果能夠用評分的方式來推論的話,身上背著一台相機是會有大大加分的效果
如果是隨身復古底片機身造型的話
如果還有刻印著Fujifilm的mark的話
如果還能是X100這個系列的話......
就算只是個等火車的日常.....
就算一碗帶給你雙唇跟X花滿滿灼熱回憶的一碗咖哩魚丸牛雜
就在回顧照片的當下,我當時應該帶著滿身的文青氣場紀錄下這一刻吧
目前手上的相機是以NIKON以及OLYMPUS系統為主
因為都有著不錯的寬容性,以往出門拍照回來疲憊的當下,其實都還要花上不少後置調整照片的時間
早有耳聞富士相機的的發色強大之處,尤其是套用內建幾個經典的調色檔後,就像施了魔法一樣
常會讓人覺得直出的照片比起自己大費周章調整出來的照片還要來得出色
這樣的傳聞反覆的在各個相機論壇以及討論版中出現,實在是讓人感到相當好奇
在幾番掙扎之下最後還是將它帶了回來了
使用時間大概只有半年,雖然相處沒有很久,但對它的印象著實相當的深刻
簡單發表一下使用心得吧!!
【機身】
濃濃的底片風格機身外觀、整齊俐落的按鈕排列,是讓許多人對他愛不釋手的主要因素
透過各個轉盤來調整光圈、快門、曝光值參數,使用上手的話,會更加直覺反應,更能體會拍攝照片的樂趣
側邊的蓋子打開後就能夠以USB方式來充電,雖然以現在的標準來說說不上是特別是個相當特別的設計,不過也是個相當方便的應用了
混和式景觀也是一大特色之一,藉由機身前方的撥桿ㄧ就能夠變更為OVF/EVF模式
雖然沒有辦法塞到口袋,達到隨身的目的
APSC片幅的機身,最大F2.0的光圈大小,能夠保持這樣的體積與重量真的算是很不容易了
【畫質】
在購入這台相機之前其實還是有做了不少功課,最大的猶豫點來自於它的解像力並不如RICHO的GRII(同樣在F2.8光圈值之下)
甚至在光圈全開然後近拍的情況下,畫質會呈現上圖那般的軟綿綿的狀態,實用與否真的很難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答案
但在看完Classic Chrome調控檔直出的相關照片之後就吞下一顆大大的定心丸了
這邊就以光圈值大小來做心得分享吧
【F2.8~F4】
ƒ/2.8 1/50S ISO1250
ƒ/2.8 1/50S ISO1250
ƒ/2.8 1/100S ISO1000
ƒ/3.2 1/1600S ISO200
ƒ/3.2 1/250S ISO400
ƒ/3.6 1/50S ISO640
ƒ/3.6 1/6400S ISO400
ƒ/4.0 1/1000S ISO400
ƒ/4.0 1/50S ISO250
ƒ/4.0 1/4000S ISO400
這個區間算是最常用到的光圈參數
在f/2.8的參數下也許放大後可以看出並不算是相當銳利,但在也已經有相當不錯的水準
不管是散景的過渡或者是周邊的畫質,畫面的呈現都是相當讓人覺得舒服的
從f/2.8到f/4,隨著光圈的縮減,每調整一段整體畫面都有明顯更加紮實的感覺
搭配APSC片幅近距離拍攝、即使是f/4這樣的光圈值也能得到散景柔美、主題仍然凸顯的照片
【f/2.0-f/2.8】
ƒ/2.0 1/50S ISO800
ƒ/2.0 1/60S ISO1000
ƒ/2.0 1/160S ISO1250
ƒ/2.0 1/80S ISO1000
ƒ/2.2 1/50S ISO1000
ƒ/2.2 1/60S ISO250
儘管一開始有說到在f/2.0的狀態下畫質偏軟
在室內或者夜間光線不足的場景中使用
呈現出來的效果則是相當出色
開放光圈換來的低ISO或者高快門數抵消了原本畫質偏軟的缺點,更加的清晰純淨
極佳的散景過度以及抗耀光表現讓夜景的詮釋更加迷人
ƒ/2.5 1/80S ISO400
ƒ/2.5 1/40S ISO500
ƒ/2.5 1/185S ISO200
ƒ/2.5 1/80S ISO320
ƒ/2.5 1/80S ISO400
在光源足夠的情況下,想要有較為銳利的畫面以及奶油散景,f/2.5是個不錯的數值
【f/4.0~】
ƒ/5.6 1/210S ISO400
ƒ/10 1/80S ISO400
整理照片才發現,原來f/4.0以後的光圈值幾乎沒有甚麼用到
除了懶得轉到那麼小以外,感覺上對於畫質也沒有太大的幫助
頂多就是為了取得更深的景深而已
【對焦速度】
說不上快,但在賣場中跟GRII以及X70比較後覺得算是有明顯領先了
至少像這樣動態的照片還是捕捉的到....
【星芒】
沒有這樣的照片,記得應該是有拍,而且也算是銳利的尖芒狀
但在開放光圈出色的微光夜景畫質表現,加上隨身機的定位,完全不會再想帶腳架在身邊
似乎就不會想為了它去做整體畫質的犧牲
【後記】
相當良好的拍攝體驗,真的覺得是個存在感相當高的攝影系統,雖然塞不進口袋,但相對於同等級的單眼卻是可以使用的更加輕鬆自在。
雖然在整理這篇網誌的時候把它給賣出了,不過主要是覺得太容易對它造成依賴而少了想要嘗試其它器材意願進而荒廢網誌
不需要一身的拍攝技巧,也無須攜帶各種重裝備,帶著它隨時隨地都能夠拍出很有溫度的照片,我想如果之後出清了手上大部份的機身鏡頭後應該還是會購入新的型號當作隨身用途的
- - - - - - - - - - - - - - - - 2018.10.06 - - - - - - - - - - - - - - - -
補上一張今天手機發現的照片,做為文章封面圖片在一樣的光源環境下拍出來的效果比較
雖然拿本身就有點兩光的紅米NOTE4手機來做對比算是相當不公平的條件
但仍然是具有參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