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_0147-2

話說會入手這顆鏡頭完全是個意外,一開始決定找顆大光圈手動鏡的時候做了一些功課

【NOCT 58mm f1.2】

NIKON早期手工研磨的銘鏡三本柱之首,因為手上還有20-35mm f2.8跟135mm f2,要蒐集的話當然是整套都拿下來才威阿

然而這個念頭在我看到二手價以後的下一秒鐘就直接放棄了

【55mm f1.2 S/S.C/Ai】

販售時間最長,延伸版本最多的一顆鏡頭,紅色多層鍍膜的SC版本更是其中少有的逸品,但MC版本是NONAI,還要磨過屁股才能讓現在的機種使用

導致買來直接能用的二手品更是少見,就算有改好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在找不到理想品項的情況下也只能夠放棄....

【50mm f1.2 Ai/Ai-S】

查詢過後發現兩個版本的構造看起來只差在光圈葉片的數量,Ai有七片,Ai-S則是九片

在上ㄧ次體驗過135mm f2.8那"獨特"的散景之後,心裡面立刻有了答案,就是Ai-S版本了!

 

上網搜尋了好一陣子,發現因為年代有點久遠,想要找到品項保存得不錯,甚至退一步求堪用的似乎有點難度

好不容易找了兩三個禮拜以後終於發現這次的主角,賣家標示品項完好,前後玉狀況也相當不錯,二話不說就立刻把它標下來,期待收到後趕快出門測試了

DSC_0105

▲到手的第一時間當然是欣賞一下這迷人的大眼,鏡頭本身雖然小小的一顆,不過也是當時中高階鏡頭的關係,造鏡水準一點都不馬虎,拿起來也是沉甸甸的

DSC_0129

▲稍微縮點光圈,來看看這九片光圈葉片接近圓形的排列狀況,阿咧?怎麼好像有菱有角,怎麼數都數不出九片.....

DSC_0131

DSC_0133

▲花了點時間查詢,AI以及AI-S間的差異除了光圈葉片數的不同,光圈轉環中的F16文字顏色也是不一樣的(AI : 藍色 AI-S : 橘色)

X,居然中招了!?

因為鏡頭是在日本Y拍上面標下的,回到賣場那邊再看一次賣場圖片,賣家巧妙的避開所有可以辨識的位置

一時之間心中的日文小宇宙開始爆發,寫了一篇圖文並茂的比較文章給了賣家,說明兩個版本之間的差異,以及在市面上的二手價差參考

而賣家也同意退款一部分,看在這顆鏡頭品項真的保存的異常良好,寄回日本又覺得麻煩,想說就留在身邊用看看了

PS : 在使用這顆鏡頭的前期,還是停留在忘記機身可以設定焦距以及最大光圈的狀態,所以有滿多的EXIF參數是錯誤的

       (在焦距24mm下 : F1.2&F1.4->F2 / F2.8->F2 / F4->F2.8 / F5.6->F4 / F8->F5.6)

 

2019-03-07_11-49-26

▲這算是我第一次使用這顆鏡頭光圈全開下拍下來的照片,FF片幅50mm F1.2光圈才能呈現的獨特氛圍,

 雖然解像力一如傳聞中的鬆散,但後來發現透過後製還是可以拉回不少

DSC_8904

▲晚上在戶外環境中,距離稍微拉開以後,即使光圈全開也能有足夠的景深來包覆被攝物件

DSC_8881

▲光圈全開的畫質雖然明顯偏軟,但在夜晚光線貧弱的場景,對於快門速度的提升相當有幫助,這是防手震所無法取代的優勢

   缺點是光點的口蝕徑明顯,然後縮小光圈後又會呈現非圓形狀態

DSC_9013

DSC_9314

DSC_9344

▲F1.4在有準焦的狀態下也不至於說會有相當鬆散的感覺,只是景深還是很淺,如果真的想用全開光圈拍攝建議使用LV放大功能手動對焦會比較容易成功

DSC_8866

▲使用一段時間後發現,像這樣七片葉片大光圈的最佳應用場景,我想應該就是把拉開距離拉到1.5~3公尺之間,最好是能夠保持在成人半身,小人全身入鏡的狀態

 除了能夠保有主題的解像力以外,同時得到一個良好的散景過度

DSC_8992

DSC_8919

▲開放光圈下近拍就會造成像這樣的慘況,景深之外已經沒有所謂的層次感了,散景的部分也顯得有點雜亂無章

DSC_8996

▲F2 ISO64 1/400S

DSC_8918

▲F4 ISO500 1/250S

對比前面兩組,光圈縮小以後,除了解像力大幅提升,更能夠帶出整體的層次感

相對於F1.2跟F1.4的柔和,光圈小縮到F2.0以後畫質就有很明顯的提升,來到F4更是另外一個境界的表現

 

DSC_9376

DSC_9364

DSC_9022

DSC_9350

相同光圈比較

▲仔細比對一下兩個版本之間的差異,AI時期的前玉鍍膜是偏向酒紅色,AI-S則是D鏡常見的綠色鍍膜,雖然不會真的同時帶出去拍攝比較

    不過可以感覺出AI版本的對比稍微高了一些,另外上圖是兩個版本光圈縮到最小的狀態,以相同大小的圓圈圈起來,可以發現AI版本的開口面積會大一點

    實質意義不大,但可以感受到同樣光圈下進光量是比較高的(真的只有看爽用的XDD)

DSC_9316

▲最近對焦距離50CM,用來拍攝食物感覺上就沒那麼順手了....

【F5.6】

DSC_0258

【F16】

DSC_0262

▲夜景的部分先看星芒,較為靠近的路燈會因光源非點狀而呈現分岔的狀態,這部分請先無視,在F5.6的狀態下就可以看到星芒就有不錯的收斂狀態

   然後一路到F8->F11->F16,星芒的收斂狀態都有再提升一些,如果有考慮到手持的穩定性以及畫質,我覺得F5.6甚至F4就是相當實用的參數了

DSC_0271

DSC_0208

▲大光圈鏡頭在晚上有光的地方很容易就能創造出相當具有層次的照片

【後記】

最近入手一台Nikon D90,雖然說不上是相當前期的機種,也是能深刻體會在高ISO以及快門速度之間取捨的矛盾感,要壓低ISO同時取得高快門速度唯一解就是大光圈帶來的進光量

也許換來的是更鬆散的畫質表現,但相較於低快門速度的模糊以及高ISO時的噪點,這是當時能夠取得最佳畫質的唯一選項

極淺的景深其實應該算是一種光學缺陷,近幾年的機種在高ISO表現上都有長足的進步,並且都有相當高性能的防手震機能,不過大光圈所營造出極富立體感的夢幻氛圍,成為許多人在拍照時所要追求的主題

就算是m43系統,F1.2超大光圈的自動對焦鏡頭都是體積相當龐大的,更不用說FF片幅的鏡頭,要塞在這麼小小的空間之中,也只有構造簡單的手動鏡才能夠達成,帶出門一點負擔都沒有

也難怪這樣的鏡頭仍然能夠在二手市場中輕易搜尋到,原本也是有點排斥手動鏡頭,覺得CP值並不高,但這樣的魅力也是要在實際體驗過後才能夠深刻的明白

 

DSC_9377

DSC_9357

DSC_9352

DSC_9340

DSC_9338

DSC_8911

arrow
arrow

    peekaboo11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