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Ai AF Nikkor 20mm f2.8D
之前也有用過D鏡版本的20mm超廣角FX定焦
對於它有著相當不錯的印象
輕巧、成像銳利、星芒佳、對焦速度也是相當不錯
既使也有著一些D鏡血統的缺點存在,
但整體來說瑕不掩瑜,在NIKON FX超廣角這個領域中仍然有著許多的愛好者
做為20mm f2.8的後繼者要在這樣的基準上有劃時代的進步著實不易
但從它2014年9月發布以來到現在,憑藉著各方面的優秀性能,扎扎實實的取代了20mm f2.8D原有的地位
同樣的輕便以及銳利星芒,成像/耀光/對焦/光圈/散景等各方面的光學特性都有顯著的進步
▲ f2.2 1/80S ISO400
通透且優異的光學成像,讓我在第一次拍攝就留下深刻的印象
▲ f2.2 1/40S ISO400
▲ f2.2 1/80S ISO400
與20mm f2.8D最大的差異當然就是大光圈時的淺景深表現
![]() |
![]() |
參考MTF表以及之前寫的文章,20mm F2.8G在光圈全開的狀態下中央畫質並未達到理想的狀態
與28mm f1.8G相同,個人是覺得20mm f1.8在F2.2光圈的狀態下,整體畫質已經超前許多
相較於F2.8,F2.2在20mm這樣的視角對於主題的凸顯是有顯著的幫助
▲ f1.8 1/50S ISO2500
▲ f1.8 1/200S ISO400
▲ f1.8 1/250S ISO320
▲ f1.8 1/500S ISO500
光圈全開的狀態下呈現出來的畫質明顯偏軟,非必要的話其實很少用到,不過受益於較大的片幅,即使是超廣的焦段也能深刻凸顯出主題所在
▲ f2.8 1/500S ISO400
F2.8就已經接近MTF的高峰值,展現出相當札實的成像,是這支大光圈鏡頭難以被取代的優勢
▲ f1.8 1/200S ISO500
▲ f3.2 1/50S ISO400
小體積大光圈加上20CM的最近對焦距離,在光源不足的室內餐廳裡面相當容易使用
當然過度的淺景深也會造成反效果,適當的縮小光圈獲得更好的畫質以及適當的景深範圍是有必要的
▲ f5.6 13S ISO64
▲ f11 6S ISO64
雖然比起2.8D版本,星芒的部分有些微的弱化,但在整個G鏡系統中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強大
▲ f2.2 1/40S ISO125
▲ f3.2 1/2000S ISO400
▲ f11 1/640S ISO64
▲ f8 1/50S ISO320
原本預期他在對應強光的能力跟20-35mm F2.8D有絕對性的優勢
不過感覺起來應該是各有優劣
拜NIKON的N鍍膜之賜,耀光跟鬼影這兩個常見的問題有了很好的改善
甚至比起同樣具有N鍍膜的28mm F1.8G表現來得更出色
但不知道為什麼,強光下的照片對比有明顯較鑽廣以及28mm f1.8G來得低
不容易拍出豔麗的藍空,有點可惜
▲f2 1/50S ISO800
光圈全開下的高光溢出的問題,在大光圈鏡頭中是相當常見的,這支鏡頭溢出的部分是綠色
在N鍍膜的加持之下,我覺得小縮一格到F2就能有相當明顯的改善,F2.2仍然是我覺得最佳的大光圈狀態
因為已經有相當多的實測文章佐證,這邊就不再多贅述了...
20mm以現在的觀點來看還不算超廣角的範疇,不過除了風景建築以外
仍然有足夠的透視感拍攝出相當具有張力的照片出來
【後記】
我覺得這是一支身為N家DSLR FF機身用戶都必須體驗過的好鏡頭
各方面都有著可圈可點的強大表現
能撐起高畫素機種的解像力
即便20mm覺得太廣拍攝後回去再裁切都還能保有相當不錯的畫質
加上超短的最近對焦距離帶來的透視感
帶著它出門不管是什麼題材,一定都能讓你帶回別具特色的好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