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會不會是在台灣發出的第一篇開箱文.....
九月初
不經意地在對岸的購物網站上面看到這顆鏡頭的預購文
手機螢幕上顯示著就算賭輸了也不會心痛的誘人價格
即便手上已經有了NIKON原廠的40mm F2以及一顆50mm定焦鏡,即便賣場中的規格介紹中連個MTF圖都沒放上
腦波一陣貧弱後就已經來到結帳的畫面了...
"反正賣場上面寫著9/15才發貨,還有一個多禮拜的時間,先搶下來再說,期間看到先期的評測不OK再按退貨就好"
心裡一陣簡單的盤算過後,爽快地按下了結帳按鈕
殊不知,對岸的同胞不講武德,兩天後我發現它已經到達我的集貨站點
只好硬著頭皮送回來開箱了
就在幾天過後,收件->開箱->上機
帶著不期不待的心情,光圈全開對著身旁的小小人按下了快門鍵
▲35mm F2.0 ISO800 1/200S
"X,我好像賭贏了!?"
一股莫名的激動從心理油然而生
雖然白平衡有點跑掉,但這畫質、解像力、散景過渡的表現,大大的超越了我對這個價格的期待
▲35mm F2.5 ISO800 1/200S
稍稍縮小光圈,可以感覺出整體畫質又有一段提升
▲35mm F5.6 ISO100 1/640S
帶到戶外拍攝,感覺上光圈似乎不需要縮到F5.6,F4就能有相當出色的表現
▲35mm F2.5 ISO640 1/640S
▲35mm F2.5 ISO100 1/800S
在室外光源充足環境下,F2.5的光圈值是個不錯的平衡點
▲35mm F2.5 ISO100 1/250S
▲35mm F3.5 ISO100 1/250S
35mm焦段下最近對焦距離來到45mm,大概0.1X的放大倍率是這個鏡頭滿大的缺憾
不過這樣的距離還是多縮一點光圈,對焦的時候會比較有利
中間的解像力不俗,稍作裁切也還能得到不錯的成像品質
▲35mm F2.0 ISO400 1/125S
▲35mm F2.8 ISO400 1/80S
光圈F2.0全開的狀態下存在著口蝕徑的問題,稍微縮小一段到F2.8就能獲得很明顯的改善
這時真的不得不再稱讚一下它的高CP值,這樣的價位居然給出了九片光圈葉片的規格,讓光點在縮光圈後仍能保持圓形的狀態
F11 |
F13 |
F16 |
F11開始會有尖銳的星芒,到F16會有最佳的狀態,但考量到這顆鏡頭從F5.6開始畫質反而是開始往下走,
個人覺得F11甚至F8會是比較理想的參數
▲35mm F2.0 ISO100 1/400S
▲35mm F2.0 ISO100 1/400S
二線性算是這顆鏡頭的另一個致命傷,在面對光線穿透樹葉間縫隙後出現的無數光點,大大小小洋蔥圈交疊下的畫面呈現會是讓人感到不愉快的
縮小光圈是最佳的解法,不要試著用開放的光圈去跟這類光源硬幹
最後是解像力的部分,因為使用上滿有感的,這邊就簡單做個比較吧
中心 | 邊緣 | |
F2 |
||
F2.8 | ||
F4 |
點擊圖片可以看原檔的細節,對比MTF,加上自己這一段時間使用下來的感受來做解釋
![]() |
![]() |
【中央部位】
我是取中間點偏上的位置,畢竟正中央的位置很解像力高沒有什麼好拿來說嘴的
結論 : F2<<F2.8<F4
比起F2.8->F4,光圈從F2縮小到F2.8時候的畫質差異是明顯的,但以F2本身來說,表現已經是相當出色了
【邊緣部位】
結論 : F2<F2.8<F4
每縮減一段都可以看出邊緣畫質有獲得提升,光圈來到F5.6以後畫質會開始衰退,如果不是為了求景深或者星芒,其實沒有縮到這個程度的必要性
【總結】
帶得出門的就是好鏡頭,這樣的一句話在我們家第一個小人登場的時候
對於當時的我就是一句屁話,問題只出在背包大小而已
但隨著年紀增長,以及第二個小人的出場,這已經成為我逐漸消逝的攝影熱情,最後的薪火
無心插柳之下買下了這顆鏡頭
在這一小段時間的使用過程中帶給了我不少的驚喜
F2.0的全畫幅定焦,讓整體重量控制在300g以內
但卻給出了長於同規格鏡頭(9.1~9.3cm)的鏡身
在輕便以及解像力之間找到一個新的定位點
二線性、放大倍率,雖然還是有一些令人在意的缺失存在
希望能有二代推出
我下次應該就會抱持著滿滿的期待來購買了